甲醇期货在郑商所挂牌交易,无疑为甲醇生产、流通和消费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了一个新工具,为甲醇市场定价提供了一个权威平台。不过,期货日报记者近日在山东、河南等地调研时发现,由于大部分现货企业对甲醇期货认知度不高,加上甲醇行业定价模式小而分散,因而进一步发挥甲醇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还需市场各方深耕细作。 目前,甲醇生产企业销售呈现明显的地域性特点,销售对象往往局限于当地的消费企业,辐射半径不足200公里,外运能力相对较差,进而制约了企业开工率和产量的提高,不利于企业做大做强。业内人士认为,甲醇期货上市有利于市场信息的广泛传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促进甲醇市场资源的合理分配与组合。部分业内人士建议,郑商所可以增加交割厂库数量,便于下游企业在期价合适时就近接货。交割厂库布局的合理与完善,对于甲醇生产企业、消费企业而言均是好事,尤其对于具有存储能力的下游加工企业而言,在甲醇期货盘面价格合适的时候直接进行买入套保操作,既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又增加了一条原料采购渠道,进而可以提高企业参与期货交易的积极性。 正常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应该在供需双方的博弈中产生,而不是某一方制定价格而另一方被动接受。从记者所调研地区的情况来看,在甲醇生产企业、贸易商、消费企业三方博弈中,生产企业占据主动地位,贸易商、消费企业则是被动接受,定价模式简单无序。随着甲醇期货的推出,当前部分甲醇生产企业、贸易商和消费企业已开始关注甲醇期货价格。河南一大型甲醇生产企业销售部负责人坦言,进入11月中旬以来,如果没有甲醇期货价格持续下滑,甲醇现货价格不可能出现下调,往年这个时候甲醇现货价格往往是上调的。由此可见,期货价格对现货市场价格的风向标作用已经有所显现,贸易商、下游消费企业完全可以借助甲醇期货价格来争取一定的议价能力。 但是,当前大部分甲醇贸易商、消费企业对甲醇期货缺乏基础性了解,对期货市场的认识仍局限于“风险较大”的市场,参与期货市场交易“心中没底”。因此,当前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加强甲醇期货市场的培育工作,将期货市场交易规则对甲醇贸易商、消费企业讲透,把风险说透,真正让投资者以及实体企业了解期货市场,对期货市场形成正确的认识,然后再借助期货市场这一平台搞好企业经营管理。 甲醇期货上市尚未满月,已经吸引了生产企业、贸易商以及下游消费企业的广泛关注,部分企业已在尝试借助甲醇期货来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并在逐步摸索期现货结合的运作模式。市场人士预期,甲醇期货不仅会逐步完善现货市场的定价模式,也会改变甲醇市场的物流、采购与销售模式,随着甲醇下游行业新能源产品的不断开发,甲醇产业链将不断拉长,甲醇期货的积极影响将逐步扩大。
来源:期货日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