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这里:首页
 

新闻资讯

 

时事报道

境外期货经纪业务筹备先热后冷 期货公司期待打响“发令枪”

        2012-12-28 00:00:00    
 

    
    去年9月,中国国际期货、中粮期货和永安期货三家公司获准筹备境外期货经纪业务,让国内期货行业对尽快推出这一新业务充满了期待。然而,由于相关的实质性政策迟迟未能出台,2012年,基本筹备完毕的试点公司未能如愿展业,其他一些公司的态度也逐渐转为观望。如今,面对境外期货经纪机构的“抢滩”和中资投行在全球期货经纪业务上的提前布局,尽快打响境外期货经纪业务“发令枪”成为相关期货公司的强烈愿望。
    近期,境外期货经纪业务终于有了新的消息。11月下旬,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在《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座谈会上表示,证监会已经研究制订境外期货经纪业务管理办法。这意味着境外期货经纪业务仍在向前推进。
   
    只欠东风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早在几个月以前,试点公司层面的筹备情况就已基本成熟。三家期货公司的国际业务部门均派出人员赴境外进行了相关学习和调研。中粮期货和永安期货等还与CME集团等在境外期货人才培训方面进行了战略合作。与此同时,各试点公司IT系统与开展境外业务的相关制度等也基本准备完毕。
    许多试点公司以外的期货公司尤其是外资背景的期货公司,同样在为境外期货经纪业务积极准备。例如,中信新际期货已搭建好面向境外市场的信息技术平台,未来一旦被允许参与境外业务,便可以与外资股东新际集团的全球网络服务平台系统进行对接,发挥先天优势,实现对境外85家交易所的全网络覆盖。
    “去年9月开始筹备境外期货经纪业务,如果说今年3月就开,那还未必成熟,因为人员、系统等方面需要一个准备和完善的过程,但是大半年到一年过去,这个事早就成熟了。”一位参与境外期货经纪业务筹备的人士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这项业务的筹备耗费了期货公司大量的成本,不过目前国际业务部门的人员也在开展原油期货等业务的筹备工作,这才避免了部门的长期“空转”。
    在这位人士看来,境外期货经纪业务并不神秘,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期货行业曾大量开展过这一业务,“目前的期货公司香港分支机构做境外业务,一家才一二十个员工,不也做得挺好的吗”。
    2006年,六家内地期货公司获准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作为境外成熟期货经纪机构的二级代理,开展境外期货经纪等业务,成为内地期货行业“走出去”的“排头兵”。目前这些香港机构纷纷成为如CME、LME、ICE、EUREX、LIFFE等国际主要交易所的交易会员,客户保证金总额约达40亿港元,业务开展总体平稳。
    “六家期货公司香港分支机构在‘走出去’方面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无论是在规则学习、人才培养还是风险管控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虽然境外业务并不那么简单,但这六家公司如果要开展境外业务,都有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南华期货总经理罗旭峰表示。
    鉴于越来越多的期货公司正通过增资、兼并重组等方式提升自身的规模和实力,加之实际参与境外期货经纪业务筹备以及获得相关市场经验的公司并不止三家试点公司,有业内人士预期,未来首批“尝鲜”该业务的公司范围将会扩大,符合规定条件的公司有望一并获批。
   
    业务推出阻力来自何方
   
    在市场需求日益迫切的情况下,境外期货经纪业务为何出现长时间停滞?对于这一问题,目前并没有标准答案,但据业内人士分析,这可能与部委间的协调、外汇兑换、监管模式以及“引进来”、“走出去”孰先孰后的选择等都有关系。
    在汇兑方面,早前已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这个问题应该已经能够解决”,可能性较大的方案是,由外汇管理部门根据各期货公司的经营指标,给予期货公司相应的外汇额度,再由期货公司分配给客户。
    另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引进来”和“走出去”次序安排上,监管层的考虑也较为谨慎。对此,北方某期货公司负责人认为,先“引进来”还是先“走出去”,应该看哪一方面首先做好了准备。去年确定试点的境外期货经纪业务筹备时间相对较长,加上六家期货公司香港分支机构在境外业务上的先行先试,推出条件相对更加成熟。
    此外,如何控制境外期货经纪业务的保证金风险也是市场课题之一。一位分管财务等业务的期货公司副总经理对记者分析道,境外期货经纪业务开展初期,内地期货公司多数仍将作为境外经纪机构的二级代理开展业务,保证金要存放在“上家”那里,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虽然可以对内地期货公司的保证金进行监管,但能否同时监管到境外经纪机构以及境外银行仍存在疑问。因此,境外期货经纪业务开放后,是否还要继续通过中国保证金监控中心进行监控,值得探讨。对此,有市场人士认为,以内地期货市场发展经验看,通过保证金监控中心实施监控,对于资金风险的防范大有裨益,如果将来境外业务确定仍需通过保证金监控中心进行资金监控,相信他们会与境外相关机构进行协调与合作,尽力解决跨市场监管的问题。
    我国内地期货市场交易规模经过此前一段时期的回落后,目前正在逐渐恢复,境外期货经纪业务推出后,会不会导致国内市场保证金大量“放水”?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可能性并不大,而且市场开放不应因竞争的到来而却步。
    “境外经纪业务推出的第一步,应该先满足企业客户的境外套保需求,然后是投资机构,最后才是个人投资者,实现面向各类投资者的全面开放。”前述北方某期货公司负责人认为,这种循序渐进的开放过程并不会导致市场保证金的迅速外流。在他看来,即使有部分投机者开始转向境外交易,也无需过分担心保证金的大量外流,毕竟绝大部分投资者仍更习惯于交易国内市场品种,反而,未来中国期货市场的双向开放,对于促使内地期货交易所的改制,并积极参与全球交易所的竞争将大有帮助。
   
    期货公司自感“已落后”
   
    “如今客户参与境外市场的需求已经摆在这里了,国内不开放境外代理业务,保值企业和投资者就只好想办法绕着圈子走。”前述参与境外业务筹备的人士说道,“目前LME等市场上有着大批的中国客户,远不止于原来国内批准的31家持证企业”。
    “这些中国客户直接通过欧美等地区的期货公司的灰色地带‘走出去’,但这也怪不得境外期货公司,客户找上门来,谁愿意轰走呢。”这位人士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非要等到“引进来”之后再“走出去”,时间拖得太长,将可能给国内期货公司的国际竞争造成更为不利的局面,“等真开放了,大的客户都被抢走了”。
    南方某期货公司高管表示,如今金融行业的跨界发展越来越明显,以中银国际为例,已经在CME、LME和ICE等世界主要商品期货交易所获得了清算会员资格,正加紧推动在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商品业务布局,“期货市场一旦开放,提前布局的投资银行将能更顺利地做境外期货经纪业务,而从全球的期货经营机构来看,做得出色的也就三五家,只有排在前几位才有发展前景,所以监管层应该尽早批准境外经纪业务,让国内的优秀期货公司抓紧进行全球网络布局”。

    背景延伸
    ◆2001年5月,《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办法》出台,允许少数国有企业经国务院批准并取得中国证监会颁发的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后,进行境外套期保值业务。
    ◆2005年11月,证监会分四批批准31家大型国有企业获得从事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许可证。
    ◆2006年中国证监会批准六家国内期货公司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代理境外期货交易(试点)。
    ◆2011年9月,中国证监会批准中国国际期货、中粮期货和永安期货三家公司参与境外期货经纪业务试点筹备工作。
    ◆2012年12月27日,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在《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座谈会上表示,证监会已经研究制订境外期货经纪业务管理办法,目前正在紧张修改中。

 

 
版权所有(C)山东省期货业协会
地址:济南市经七路86号(经七路与纬一路口西南侧)11楼1103室   电话:0531-86131789 sdqhxh@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19029037号-1 鲁ICP备19029037号-2 技术支持:红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