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这里:首页
 

新闻资讯

 

时事报道

上期所国际化开启新布局

        2013-01-17 00:00:00    
 
   “我们这代期货人,见证了市场的从无到有,经历了市场的清理整顿,迎来了市场的规范高速发展,但在我们心中,一直有个梦想,就是能见到国内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能参与国际期货市场,也能引进国际投资者。”在上期所日前举行的会员座谈会间隙,南华期货总经理罗旭峰和期货日报记者聊天时,提到了他的期货梦想。
   记者从这次座谈会上了解到,上期所在过去的一年中着手推进了多项工作,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完成了一系列对外开放的前期准备。
   
   “引进来”“走出去”显成效
   
   2012年,国内期货市场在品种、业务等方面的创新步伐提速。同时,作为上期所 “一五”战略规划的收官之年,2012年交易所在推进国际化建设方面可谓亮点多多。
   “上期所2013年度的首秀是元月8日启动的国际平台测试,这可以算是今年国内期货市场推动国际化建设的一个‘开门红’吧。”中信新际期货董事长赵磊说道。
   “开展了两年的铜、铝有色金属试点保税交割,是上期所为迈向国际化进行的另一项重要尝试。”上期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至去年5月底,在为期一年的试点期间,期货保税交割八大环节实现全流程走通。去年4月底,交易所推出保税仓单融资业务。2012年保税交割700吨,相关企业对铜仓单进行了所外质押,总融资金额144.69万美元。中储股份上海事业部总经理王海滨认为,通过近两年的试点,期货保税交割受关注程度不断升温,有色金属现货保税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保税区库存逐步显性化,上海价格通过保税交割首次辐射到保税市场。
   追溯到更早,交易所2009年首次批准境外交割品牌注册以来,现已有33个境外品牌在上期所注册,覆盖了铜、铝、锌三个品种。“这不仅代表交易所在交割环节的国际化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更重要的是,以交易所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国内期货市场能够由此起步,通过‘制定标准’和‘输出标准’,在国际市场上真正提高竞争力及话语权。”金瑞期货总经理卢赣平表示。
   此外,上期所连续九年成功举办的“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每年都吸引了近千名来自国内外的期货公司、生产消费企业、贸易企业、金融机构代表参与,更是成为上海期货市场乃至中国期货市场的一张国际宣传名片,向世界传递着上海的声音。
   
   夯实基础应对国际挑战
   
   近年来,投资者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管理风险的需求愈发迫切。“十二五”期间,“转方式、调结构”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主旋律,如何帮助实体企业更有效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容应对来自全球化的竞争?对此,广发期货有关负责人认为,国际化战略是交易所发展的必由之路,包括产品国际化和投资者国际化。交易所在学习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模式时不能盲目地照搬,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国情,不光是在体制、技术、交易规则等硬件方面探索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和模式,在软实力层面也应不断吸收国际先进理念。
   “不开放就没有出路”、“不可能独善其身”……这类来自会员的呼声在座谈会上此起彼伏。但面对开放,上期所是否做好了准备?这些疑问都在座谈会上得到了圆满的回答。
   上期所有关负责人表示,2012年,交易所多管齐下,夯实国际化发展基础:一是完善制度建设,在修订后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的法规框架下,对交易所法规体系涉及的客户开户、交易管理、资金结算、产品交割、市场监管等业务规则进行了全面修改完善。二是设计国际业务运行模式,在坚持“统一开户、实名制认证和一户一码”的前提下,设计了境外投资者参与国内期货市场的5种模式,制定了特别的结算方案与流程,商定了交易所、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结算银行、期货公司以及外汇局对资金管理、监控的主要机制。三是构建国际平台技术系统,启动了市场的第一期系统测试,检验规则的合理性和系统的稳定性。四是积极储备国际化人才,致力于打造一支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惯例、精通国际业务、具备良好国际交流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2012年交易所选定8名具有海外金融行业相关工作经验的中高层次管理人才,海外招收博士后两名。五是继续加强与境外交易所的合作与沟通,积极探索交易所国际合作模式。
   
   探索国际化发展的新路径
   
   “原油期货作为最具国际性的品种,将推动上期所探索出适应全球化交易的制度,同时也将促使期货公司更为迅速地完成国际化进程。”银河期货总经理姚广对上期所在期货行业国际化过程中的作用充满了期待。他认为,交易所致力于引入境外参与者,并在理念、体系、规则、服务、风控、技术等方面积极与国际接轨,这将为期货行业的全面开放奠定制度基础。
   对于已经到来的2013年,上期所有关负责人表示,交易所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积极探索国际化发展路径,为未来市场转型做好准备,做到“整形补神,形神兼备”。一是将开拓国际化视野,研究与国际交易所合作竞争的策略,积极推进连续交易制度并研究有色金属品种的对外开放。二是深化保税交割功能,适时拓展期货保税交割的品种和区域,将铜、铝试点扩大至其他上市品种,并拓展保税交割业务范围,逐步向全国范围延伸。三是比较研究国内外监管经验,积极探索跨境、跨市场、跨品种的监管方式。四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深入了解国际机构与投资者对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需求和预期。此外,为加快全市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与配备,交易所将针对会员公司国际化交流和业务创新的需求,对会员公司人员开展英语专项培训,全年计划培训200—400人次;同时依托大型国际会议、博士后学术沙龙等交流平台,发掘境内外知名专家与会员开展交流研讨,对收费较高的国际性会议,将创造条件提供参会名额给会员公司相关人员。
 

 
版权所有(C)山东省期货业协会
地址:济南市经七路86号(经七路与纬一路口西南侧)11楼1103室   电话:0531-86131789 sdqhxh@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19029037号-1 鲁ICP备19029037号-2 技术支持:山东红苗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