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30人论坛”在京举行
郑商所党委书记、理事长张凡昨日在“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30人论坛”上表示,目前现货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的需求日益强烈,郑商所将集思广益,进一步明晰产品创新思路,寻求产品创新突破,最大程度保证产品创新工作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有序开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目前我国商品期货品种已超过30个,但实体产业覆盖面还比较有限。与会专家认为,在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曲折,我国经济面临转方式、调结构重大任务的大背景下,科学、系统、多领域、多层次、多方式地开展期货产品创新,以适应和配合产业链经营模式的创新,是期货行业面临的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近年来,郑商所高度重视新品种研发,实施品种综合推进战略,积极拓展品种广度和深度。去年郑商所连续上市了玻璃、油菜籽、菜籽粕3个新期货品种,目前,动力煤、铁合金(硅铁和硅锰)、粳稻和晚籼稻期货也已通过立项,正在或即将征求相关部委意见。尿素、干茧、生丝、花生仁、花生油、棉纱和马铃薯期货也已申请立项,天然气期货已经开始合作研发。此外,易盛农产品期货价格指数编制工作已经完成,期权准备工作正在实质性推进。 张凡表示,未来三到五年,郑商所将努力实现从以农产品期货为主向综合性品种体系的转变,力求在农产品方面覆盖农、林、牧、副、渔等行业,在非农产品方面覆盖能源、化工、建材和冶金等行业。同时,将加强期货衍生品研究,努力实现从单一商品期货向既有期货又有期权等新交易工具转变。 参会代表表示,希望郑商所今后继续配合国家发展战略及政策,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特别是加速推出诸如动力煤、粳稻、晚籼稻和马铃薯等市场化程度高,政策、市场环境成熟的品种,以提升我国在世界相关产业领域的话语权,保障我国能源、粮食安全。 会上,来自煤电企业、港口和行业协会的代表对郑商所积极推动动力煤期货上市表示全力支持,并认为现阶段推出动力煤期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有助于煤电企业利用期货工具规避市场风险。与会人士们认为,已基本设计完成的动力煤期货合约规则贴近现货市场实际,动力煤期货准备充分,上市时机已经成熟,建议相关部委加快批准该品种上市。 “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30人论坛”由郑州商品交易所主办,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持续上市新产品,拓展服务实体经济领域”,参会人员包括来自煤炭、石化、粮食、纺织、玻璃等行业组织的负责人,以及来自相关科研院所、现货企业、期货公司和新闻媒体的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