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期货市场成交量极大,中国期货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8.34亿手,累计成交额达到10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5.00%和99.04%。虽然整体成交量巨大,但是仍有部分期货品种交易量极低,甚至出现零成交现象。
铜、PTA、焦炭、玻璃、豆粕、豆油月度成交量均可突破1000万手。此外,虽然在上市之前经过了详细的调研,但是由于合约设计不合理以及套期保值交易不旺盛,燃料油、线材、普麦、豆二全年成交量却也难以突破一万手。
燃料油常见零成交
在6月20日零成交之后,6月21日,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燃料油期货各合约合计持仓量仅16手,成交量仅为14手,昨日成交量则只有6手。进入6月份以来,燃料油期货已经出现多个交易日零成交现象。今年前五个月,上期所燃料油成交量仅为521手,不足去年前五个月6271手成交量的十分之一。
不仅如此,上期所线材、郑州商品交易所(下称“郑商所”)普麦、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豆二期货合约成交同样不活跃。今年1~5月,线材、普麦、豆二成交量分别为2679、828、3364手,不仅无法与沪铜超过2600万手和天胶超过2200万手的成交量相比,更无法与玻璃、豆粕上亿手的成交量相比。在整个2012年,期货市场最不活跃的三个品种线材、燃料油、豆二成交量分别仅为2717手、9132手、10400手。
燃料油交易不活跃并非现货市场需求不旺盛。此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2012年中国燃料油市场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燃料油总需求量或达5200万吨。
“燃料油交易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燃料油期货属于大合约期货,其持仓要求是每手50吨,如此高的门槛就限制了中小投资者的进入,而投机者一般倾向于比较活跃的品种;对于线材套保者而言,其走势与螺纹钢相关度较高,因此多数套保者转向了螺纹钢;由于普麦标的物品级较低,因此容易形成逼仓现象,导致多头进场意愿不强。”北京一大型期货公司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表示。
在燃料油期货上市之初,上期所交割标的采用锅炉燃料油标准,但由于终端使用者逐渐放弃了锅炉燃料油,2012年2月,上期所将燃料油期货交易标的转向了船供燃料油标准。目前燃料油现货产业链发生了变化,缺乏实体企业的保值需求。而套期保值交易是决定成交量的关键,目前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交易比较旺盛的焦煤、焦炭、螺纹钢交易量也非常巨大。
小合约带来大成交量?
在外盘交易所逐渐推出适合中小投资者的迷你合约的背景下,我国内地三大商品交易所仍以大合约为主。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近日指出,有别于LME现有的合约产品,未来港交所将会在香港推出一些更适合亚洲投资者的合约,港交所计划推出的产品将以月度、现金结算为特点,考虑到投资者结构,合约吨位可能也会比较小。
目前来看,在燃料油之外,铅、甲醇、焦炭、白银等多数期货品种都普遍采用了大合约制度,采用大合约制度的出发点就是限制过度投机,提高了机构投资者的持仓比例,但是投机被限制之后,也导致套期保值者缺乏对手盘,因此也抑制了成交量。
小合约的吸引力从玻璃期货即可看出,去年11月郑商所上市的玻璃期货属于小合约,每手资金需求不足5000元,因此其成交量自上市以来就非常大,今年5月份,玻璃合约成交量达到2700万手,1~5月累计成交量超过一亿手。
“虽然每一个期货品种在上市之前都经历了缜密的调研,但是由于上市品种的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本身的变化,交易所也难以保证新品种上市之后就能带来大量的成交量,但是国内尚无品种退出的先例,未来在设计小合约的同时也可逐步研究品种退市制度。”国内一商品交易所工业品部研究员这样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