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7月5日批准国债期货交易将再次推出,和讯网就此展开系列访谈。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期货协会副会长常清在接受和讯网连线时表示,国债期货上市不会对股市起到分流作用,它在推出之初的交易不会如市场期望那么活跃,但也不会遇冷。他认为,国债期货推出的另一重要意义,就是为利率市场化服务,提供一种制度性保障。
1、国债期货推出不会分流股市资金或也不会遇冷
中国证监会发言人7月5日表示,已批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开展国债期货交易,上市前的各项准备估计需要两个月。
尽管证监会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国债期货上市不会影响股市政策预期和基本走势,更不会加剧货币市场资金紧张。
但是,市场仍对国债期货上市后是否会分流股市资金存在担忧。
对此,常清则认为,根据历史经验,上市期货品种对股市资金的分流,基本可以忽略不计。那么,是否有可能出现另外一种极端,国债期货上市之初会否遇冷?常清表示,首先,50万的门槛可能将众多小散挡在门外,其次,1993年的国债期货尚有变动中的保值补贴率可以炒作,现在无相同题材可炒作。“国债期货可能确实不会像大家期望的那么活跃,因为我们的利率不是市场化的,”常清认为,但是这也不代表国债期货上市后就没有交易发生。
2、国债期货可为利率市场化服务
尽管国内的存贷款利率依然受到管制,但常清认为,应该认识到利率双轨制实行的积极一面。
在常清看来,目前中央已经确定未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双轨制正是改革的第一步。随着改革不断推进,市场上的“轨”会越来越多。
“把国债期货推出来,也是为利率市场化服务的!”常清对和讯网说,国债期货的推出也为利率市场化提供了一种制度性的保障。这也是国债期货推出的另一重意义之所在。
反之,也正是由于利率双轨制的存在,常清判断,国债期货上市之初的交易即使不如股指期货般活跃,但也不会太差。
3、严格执行保证金制度 327不会重演
作为我国证券和期货市场最早的设计者之一和我国期货市场理论的主要奠基人,常清对国债期货的推出是十分赞成的。他指出,中国期货市场在设计之初就有关于“先挖渠、后放水”还是“先放水、后挖渠、再规范”的讨论。
市场对于新的衍生品,总是又爱又怕,爱的是金融衍生品市场再添新生力量,怕的是327的阴影犹存。
虽然没有参与国债期货细则的制定,但常清相信,有股指期货做借鉴,细则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他还特别强调,大众对于327事件存在误解。
常清指出,327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万国证券当时没有严格执行保证金制度,“把做股票的制度用在做期货上,利用资金透支来做单,肯定是会出问题的。”换言之,只要严格执行保证金制度,327事件也就不会发生。
4、机构投资者是国债期货参与主体
股民是中国股市的主力军,这一点上,国债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有极大的不同。常清指出,参与期货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交易中,都是以机构投资者居多,而散户甚少,尤其是,50万的国债期货开户门槛, 把大多数散户关在门外。
债市机构参与国债期货最主要还是基于价格发现和企业套保两个功能,而流动性不强,企业也难以达到套保的目的,对于国债期货上市后的流动性,常清认为还有待观察,现在评论为时尚早。
常清还纠正了另一种误解:机构利用国债期货套保只能做空。
套保原本就是双向的。常清指出,目前机构只是出于对中国经济增速下滑、IPO重启、企业业绩下滑三方面的担忧,实施了做空为主的股指期货套保,在正常状况下,机构是可以双向套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