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广发证券宣布自营业务参与国债期货后,招商证券今日发布公告称,准备以自有资金开展国债期货业务,其中套期保值规模不超过人民币 70 亿元,套利规模单边不超过人民币 30 亿元,而且这一投资规模纳入公司2013年自营投资额度范围内管理。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公告所述的国债期货套保、套利规模上限应该是指国债期货面值。按照国债期货3%(交易所收取2%,期货公司加收1%)的保证金比例计算,入市资金上限大致在3亿元左右。 不过,相对于招商证券现有的债券自营规模,上述套保规模上限显示出公司在债券自营上利用国债期货的套保比例非常高(估计70%左右),套保需求之强烈可见一斑。 尽管国债期货尚未上市,但各路机构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入市。日前有媒体报道,上海耀之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与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期货专户产品——“中期主动稳健—债期1号”即将成立,该产品主要投资策略包括期现套利、跨期套利、国债与信用债的利差套利交易等。 尽管机构入市在策略上以套期保值和套利为主,但国债期货的期现套利并非易事。广发期货副总经理邹功达表示,公司已经做好了基于国债期货的期现套利策略研究,但是准备工作碰到如何解决现货数据的问题,而且从目前的情况看,很难找到一个好的解决办法。他介绍说,相对于期指的期现套利,股票数据都来自于证券交易所,数据易得且公开。而基于银行间市场的交易债券并非如此,比如一家券商与两家不同的银行做同一券种的交易,可能交易价格会不同。“债券交易是非公开的场外交易,在数据可得性和公开性上都不够充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