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这里:首页
 

新闻资讯

 

时事报道

中国OTC市场应加速构建

        2013-09-10 00:00:00    
 
   为了让风险管理子公司更好地度过探索期,本报在上周特别推出了“风险管理子公司业态调查”系列报道,对子公司业务现状、遇到的困难进行了客观反映。该报道一经推出,便在业内引发共鸣,同时也引起了监管层、交易所以及子公司股东单位的重视,未来有望出台一系列相关措施,给予该业务进一步的扶持。

  “报道中反映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风险管理子公司处于业务起步阶段,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当然,这需要有个突破口。”上海一家风险管理子公司负责人表示,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交易工具不足,这属于期货圈内部的问题。而一些涉及法律、税收、行政手续方面的问题需要在业务推进过程中慢慢消化,这就需要子公司采取灵活的经营措施来逐渐适应。
  金瑞前海资本管理(深圳)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就目前来看,最有希望解决报道中提到的相关问题的便是各期货交易所正在研究、筹备的商品期货期权以及指数期权,“有了期权工具,公司在进行合作套保业务时,占用的资金成本将明显降低”。
  除了已经拿到资格并开展相关业务的子公司,一些正在筹备子公司但还未拿到业务资格的期货公司也从“风险管理子公司业态调查”系列报道中收获良多。
  某券商系期货公司子公司业务筹备工作负责人告诉期货日报记者,系列报道对10家子公司的业务开展情况、业务思路和路径的介绍,让他们对业务模式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对各子公司业务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以及希望寻求的政策支持等内容的探讨,也对正在筹备业务的公司有较好的启发作用,“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并在实践中寻找相应的对策”。
  值得一提的是,证监会主席肖钢曾在今年7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重点引导中小微农业企业通过农产品期货开展合作套保、定价服务、仓单服务等期现结合业务,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促进公司稳健经营。这意味着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已经成为国家金融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上述子公司业务筹备工作负责人表示,虽然这项业务面临重重困难,但只要大金融环境允许并支持这项业务的发展,公司都会尽全力争取业务牌照,尽早开展相关业务,积累经验,为以后的OTC市场打下良好基础。

 

 
版权所有(C)山东省期货业协会
地址:济南市经七路86号(经七路与纬一路口西南侧)11楼1103室   电话:0531-86131789 sdqhxh@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19029037号-1 鲁ICP备19029037号-2 技术支持:山东红苗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