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行业信息技术发展现状报道(上)
随着大数据挖掘、移动互联网、程序化交易等在金融领域的深入应用,IT技术正深刻改变着国内金融市场的生态。而令人遗憾的是,期货行业前进的脚步,正受到技术力量整体不足的羁绊。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某期货交易所原本计划于近期推出一项新交易指令,却因技术部门事务繁多无暇顾及而推迟。更有传言,国内期交所一直力推的期权业务,也因技术公司无力支持,推出时间被迫不断延迟。 “业务创新受到了技术力量的牵制,如今这种感觉比以往更加强烈。”某期货交易所的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国内四家期交所开始着手对清理整顿时期制定的交易细则、风控办法和套保办法等进行集中修改。为配合规则修改,执行层面需要对交易系统的参数作相关调整。与此同时,在加快创新发展的监管导向下,各交易所之间形成了“创新赛跑”局面。品种和业务创新的提速,加大了交易所技术部门的工作强度。在此过程中,技术支持的“短板”也越发显现。 相比交易所技术部门,独立的期货技术供应商感受到的压力更加明显。金仕达副总裁张华说,随着期货行业的迅速发展,近两年技术升级与测试越来越频繁,使得相关技术公司始终处于紧张状态,“这种状态短期内很难改变”。 张华介绍说,期货市场的创新涉及主交易系统的升级。由于升级工作十分复杂,软件公司一般都会事先进行周密的计划。期交所想要推出新的交易功能或指令时,若恰逢主交易系统供应商进行升级开发的初期,便很容易实现;而如果在升级开发的后期,突然新增功能,就会与原计划冲突,软件升级的质量也难以保证。 过去的一年中,国内四家期交所持续开展期权测试工作。“交易所之间的竞争加快了创新业务的推出,但接连不断的技术测试,让技术公司的很多工作都来不及安排。”恒生电子期货业务相关负责人希望,在目前技术力量不足的情况下,监管部门能在交易所之间进行协调,统筹安排新业务的推出节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