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这里:首页
 

新闻资讯

 

时事报道

金融市场化改革号角业已吹响

        2013-11-13 00:00:00    
 

    深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

    利率、汇率市场化有望提速

    “三中全会给我们一个强烈的信号,就是进一步向市场化的目标迈进。未来金融改革也将以市场化为导向,围绕利率、汇率市场化方向开展。”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余乐安认为,市场经济以价格为导向,利率、汇率又是金融资产的定价基础,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将成为下一步金融改革的重点。
    梳理近期众多金融改革举措可以发现,“市场化”正成为改革的关键词。余乐安表示,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重启国债期货交易、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种种举措均指向市场化改革方向,意在充分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当前进一步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宏微观条件已基本具备。在贷款利率管制取消后,存款利率虽然制度上没有放开,但众多理财产品也变相突破了存款收益率,我国距利率市场化仅差最关键的一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已逐步完善,汇率接近均衡水平,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正逐步发挥。

    构建市场化的风险对冲机制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分析,存款保险制度和金融市场退出机制的建立有望提速,因为这是进一步放开存款利率管制的前提。汇率市场化改革或稍缓,近期重点将放在增强人民币双向浮动弹性上。
    欧阳日辉认为,利率、汇率市场化或分阶段推进。比如区域性试点,可能会在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另外也可能采取先机构后个人的方式,分阶段放开以控制金融体系风险。
    欧阳日辉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国际经验表明,金融改革进入深水区后,风险也会随之而来,在推进我国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应积极发展利率、汇率期货期权,银行间利率、货币互换等金融衍生品,逐步形成有效的市场定价和风险管理机制。

    期货市场迎发展机遇


    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金融机构对相关风险管理产品的需求日益强烈,我国期货市场也随之迎来扩充品种、做深做细定价和风险对冲功能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建议,根据金融市场市场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分阶段、有选择地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在已上市国债期货的基础上,引导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进入期货市场对冲风险。逐步推出利率掉期期货,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提供利率风险管理工具。随着人民币双向浮动弹性的日益增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远期结售汇业务、掉期业务已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要,市场对人民币汇率期货、期权的需求有所增加,应适时推出汇率类金融衍生品。
    “期货市场是高度市场化的市场,发展期货市场正符合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副教授单磊认为,除定价和风险对冲功能外,期货市场能够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在剔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期货市场是完全公开透明的市场,与全会提出的建立市场体系是完全相符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期货市场有望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证监会为行业创新发展营造环境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这与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不断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一脉相承。
    有业内专家表示,作为期货行业监管部门,证监会正积极响应上述要求,坚持不懈地加强法规基础制度建设,切实改进监管思路和作风,鼓励期货业积极创新。
    首先是减少行政审批,提高监管效率。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证监会取消了与期货公司相关行政许可8项,下放派出机构审核3项,达到了放松管制、激发市场创新活力的目的。
    其次是完善法规制度,为行业创新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证监会正积极进行《期货法》的制定工作,以便更好地为期货公司创新发展保驾护航。在近年来投资咨询业务、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陆续推出的背景下,证监会还调整了期货公司净资本监管制度,降低了期货公司营业部设立门槛,进一步释放了市场活力。

 

 
版权所有(C)山东省期货业协会
地址:济南市经七路86号(经七路与纬一路口西南侧)11楼1103室   电话:0531-86131789 sdqhxh@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19029037号-1 鲁ICP备19029037号-2 技术支持:山东红苗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