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为期货公司带来稳定的大额保证金,维护成本也较低
特殊单位客户不仅能使期货营业部保证金显著增加,而且锁定时间较长,提出的手续费要求也比较合理。因此,不少期货公司已加大对这类客户的开发力度,未来期货市场的特殊单位客户将越来越多。
上海的多家期货营业部目前已经将市场拓展重点放在特殊单位客户开发上。“特殊单位客户不仅可以为期货公司带来大额保证金,而且维护的成本也比较低。”中投期货上海营业部总经理闫勇刚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他们现在已经将客户开发的重点转移到了特殊单位客户和具有一定资金规模的大客户身上了。 所谓的特殊单位客户,是指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社会保障类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规定的需要资产分户管理的客户。 一家大型期货公司的创新业务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13年4月份开始,他们已经发行了4款与期货相关的产品,包括一个1500万元的信托产品、一个5000万元的基金专户产品以及两个期货资管产品,为上海营业部带来了1亿元的保证金。 “特殊单位客户不仅能为营业部带来保证金的大幅增加,而且资金一般能锁定一年以上,不会轻易转走,可以避免保证金的频繁流失。”该负责人称,目前他所在公司的特殊单位客户权益已经超过10亿元。 与特殊单位客户相比,目前大多数自然人客户的保证金权益规模不仅小,而且经常在手续费上讨价还价。“自然人客户的保证金规模通常都在10万元到100万元之间,而且频繁出入金,对手续费的要求也非常苛刻。”闫勇刚坦言,私募等机构客户一般都能体谅期货公司的难处,会给出比较合理的手续费。 期货日报记者从保证金监控中心处了解到,截至2013年年底,国内期货市场保证金总量约为2200亿元,同比增长约10%;特殊单位客户数已超过1100 户,与2012年相比,增长一倍多。特殊法人客户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国内期市保证金的增速。究其原因就是,期货私募阳光化催生了私募对特殊单位户的需求。 “阳光化的期货私募产品只能通过信托、基金专户、期货资管以及基金公司子公司发行。”上述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特殊单位客户的快速增加是国内期货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也是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体现。“随着中国后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企业高利润时代将一去不复返。大宗商品价格每年都会剧烈波动,实体企业未来对期货工具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相关机构在管理风险上的优势会逐渐显现。”中信期货副总经理景川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国债期货今年 3月份后很有可能会对银行放开,加之随着期权的上市,期货市场的特殊单位客户将越来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