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这里:首页
 

新闻资讯

 

时事报道

宏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易欢欢认为:未来监管重点是增加信息披露

        2014-03-21 00:00:00    
 

    宏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互联网金融千人会秘书长易欢欢20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监管层鼓励和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方向和思路没有变化。目前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属于底线监管、行为监管,未来监管的重点方向是增加信息披露,将信息伪造可能性降到最低。

  暂停虚拟信用卡为防范风险

  中国证券报:近期,央行等监管部门多次召集专家和机构人士讨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事宜。怎样看未来将要出台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

  易欢欢:通过我们与监管部门的几次交流,可以看到监管机构对于互联网金融持积极、乐观、主动的态度。未来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要完善第三方监管与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

  另外,此次央行暂停二维码支付和虚拟信用卡,而不是终止,主要是为了避免用户支付风险和资金流的风险。二维码支付在技术上目前还没有国家标准,现在需要标准和规范出台,让它更加健康发展。同时需要一些技术手段和国家权威认证,才能证明二维码支付的合理性。

  新事物的运行需要不断尝试与修正,在保证金融服务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有效创新。自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一直受到政策的不断支持,通过众多监管机构有识之士的不断努力,互联网金融已经得到政府的认可。

  互联网革命仍在继续

  中国证券报:很多人认为,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中国已经走在欧美前面。多年前,国内外曾经出现互联网泡沫,去年美国多只科网股飙涨,也被指泡沫隐现。这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何警示意义?

  易欢欢:互联网的产生、普及与广泛应用可以看作是近代科技史上最成功的创新案例。互联网从为2C端带来便捷性应用开始,逐步实现改变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回顾美国1995年到2001年的科网泡沫,Mosaic浏览器及World Wide Web的出现让互联网进入公众视野,随即吸引了传统商业领域的注意力,互联网成为一种新的最佳媒介。它可以即时把买家与卖家、厂商与顾客低成本联系起来,令传统商业信条包括广告业、销售、顾客关系管理等发生改变。

  虽然美国这次的科网泡沫让人们看到了对互联网的过热情绪,但互联网作为新兴技术的出现无疑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降低社会信息成本与沟通成本。越来越多革命性的创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包括云计算、电商以及各种智能设备,个人和企业已经逐步进入虚拟化时代。回看泡沫破裂之后十年时间,北美的互联网渗透率从40%提高到了78%,全球的互联网渗透率则从7%上升到33%,互联网革命仍在继续。

  2013年被中国人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互联网金融自诞生以来就伴随着“普惠”的概念。作为传统金融体系的补充,互联网金融兼具“效率高、速度快”的互联网属性。目前互联网金融刚刚初具雏形,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用户提供补充式的金融服务。在互联网金融的大环境中,诞生了一些新的应用,比如移动支付和虚拟信用卡等业务。新生事物的产生必然有市场需求做基础,但有时快速创新也会带来一些信息的不透明,造成局部信息不对称现象。对于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监管,未来一定会诞生一些具有公信力的机构,辅以行业自律性组织,以增加新生事物中的信息公开性。

 

 
版权所有(C)山东省期货业协会
地址:济南市经七路86号(经七路与纬一路口西南侧)11楼1103室   电话:0531-86131789 sdqhxh@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19029037号-1 鲁ICP备19029037号-2 技术支持:山东红苗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